2018中国各省民用建筑碳排榜发布,哪些省房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出了你的想象?

近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于上海发布了《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这是能耗专委会连续第三年对外发布我国民用建筑能耗相关的研究成果。

2018年研究报告主题聚焦于“建筑碳排放”,开发了区域建筑碳排放测算方法,首次公布了2000-2016年全国建筑碳排放以及2016年各省建筑碳排放数据。标准排名以此为基础整理出《2018中国各省(市)民用建筑碳排放排行榜》。

2016年,中国建筑能源消费总量为8.9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6%;全国建筑总面积为635亿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34.9平方米;建筑碳排放总量为19.6亿吨CO2,占全国能源碳排放总量的19.4%。

全国建筑能耗总量等于分省建筑能耗的总和,分省建筑能耗的计算又来自多方面的数据,包括建筑电耗(能源平衡表)、天然气(能源平衡表)、南方地区煤耗(能源平衡表)、北方采暖能耗(面积*采暖能耗强度)、平衡量(根据全国建筑能耗总量平衡处理)。

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而建筑碳排放是温室气体的主要碳排放源之一。城镇化后期,随着服务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建筑市场呈现了高度繁荣的形式,建筑能耗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实际上,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更是能耗大户。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另外,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碳排放量很大。

山东建筑碳排全国第一,是海南16倍 

2016年各省建筑碳排放数据中包含了29个省份,而从各省城镇建筑民用碳排放总量来看,地区之间数值相差悬殊。

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12799万吨CO2、广东11305万吨CO2和河北9077万吨CO2;排名后三位的省份分别为海南793万吨CO2、青海1028万吨CO2和宁夏1049万吨CO2。其中山东省的建筑碳排放总量约是海南省的16倍,如此大的差距,不禁让人思考其原因。其实建筑碳排放量大小,和人类的活动有着直接关系。

首先,山东、广东和河北的建筑碳排放量较高,和人口的多少有关。许多研究表明,人口因素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居民生活的直接和间接消费的能源不断增长,成为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每增加一个人都会消耗更多的住房需求,建筑碳排放量自然也就增加了。

广东作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2016年的常住人口为10999万人,山东是我国人口第二大省,2016年常住人口为9946.6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9.02%;而河北省2016年常住人口也达到7470.05万人,人口数排名全国第六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32%,。这三个地区作为人口大省,因住房需求较大,建筑碳排放量自然较高。

2016年全国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排序

其次,建筑碳排放量高低,和地区生产总值有关。地区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劳动的就业状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地区生产总值方面都做出了显著地贡献,所以各省地区都十分重视建筑业的发展。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和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2016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中,江苏、浙江、湖北三省在建筑业总产值中位列前三名,山东和广东的建筑业总产值均超过了7000亿元,在全国建筑业总产值排名中,山东排名第四名,广东排名第六名,并且在2106年广东和山东新签合同额都超过了8000亿元,新签合同额增长速度也都超过了20%,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较高建筑碳排放量。

建筑碳排中两大隐性因素

在《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8》中也表示,人均GDP和建筑碳排放量有着正相关关系。

人均GDP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越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就相对较高。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生活质量也在提高,需求也就越广。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水平,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各方面的服务设施也逐渐完善,如高楼大厦和商场越来越多,娱乐设施多样化,而人们的购买力提升,在住房需求上往往不会满足现状,再加上房地产产业火热,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购房或换房现象。

另外,现如今为构建美好生活,多年来的拆迁活动产生了一户多房或一人多房现象。所以人均GDP的提升,也会导致建筑碳排放量的升高,各省市城镇人均建筑碳排放与城镇化率以及人均GDP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人均GDP每增加1万元,CO2多排放90公斤。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106年中国各省人均GDP显示中,天津人均GDP为115613元,位居榜首,而山东和广东分别位列第8名和第9名。天津的人均GDP虽然超过了山东和广东,但建筑业和人口等其他方面不如后者,建筑碳排放量明显少于后者。

江苏、浙江的建筑业总产值超过了山东、广东,更是远远超过河北省,但建筑碳排放量虽然也比较高,却不及山东、广东和河北。

除了人口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采暖需求。近年来,我国对于供热需求不断增加,而由于气候和一些能源的局限性的原因,我国北方区域冬季采暖主要采取集中供热的方式,南方采取分散性取暖。

我国的集中供暖主要依靠燃烧煤炭,目前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形成了以锅炉房、热电联产为主,城市供热行业的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传统采暖地区,主要是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和陕西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这些地区2016年集中供暖面积达到了73.9亿平方米,城市供热行业需求强劲,采暖需求大,煤炭燃烧量大,产生的CO2量也高。这也是我国北方冬天产生的供暖式雾霾的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7》中,山东供暖面积达到了107113万平方米,河北省供暖面积也高达68067万平方米,两省的供暖面积仅次于辽宁的供暖面积108760万平方米,大面积的供热取暖,使山东省和河北省的建筑排碳量“高高在上”。

发展绿色建筑时代所需

综合来看,造成各省市建筑碳排放总量差异巨大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城镇人口数、地区生产总值以及所处气候区,城镇人口数量越多、地区生产总值越大、采暖需求越强的省市,建筑碳排放总量就越高。山东、广东和河北三省的建筑排碳量较高,正是因为这些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随着空气质量污染和地球变暖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生活环境的质量,在减少建筑碳排放量上,也在不同寻找方法。

当前降低建筑碳排放量的首要工作是降低使用期间的能耗,而绿色建筑正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时代所需,也正在成为未来新建住宅的主旋律。

截止2016年09月底,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累计项目数量4515个,累计建筑面积52317万平方米,其中建筑排碳排量较高的地区,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数量和建筑面积也较高,可见各地对减少建筑耗能的重视并且积极采取了措施。

降低碳排放、节能减耗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从产业结构和开发商,到设计和建设者,从建筑的生产、建造环节就减少碳排放量。而作为消费者的购房人,购买低能耗、低碳建筑,也是为减少碳排放尽一份力。

政府也应该对减少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类型建筑,对其能耗量都有一定程度的规定和标准要求。

其中,住宅作为城市中数量最大的建筑类型,相关能耗也有对应的标准和规定。要降低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通过合理规划设计,首先就要达到相关的建筑节能标准,严格施工和科学使用管理,降低建筑使用期间的能耗,从而达到降低建筑碳排放量的目的。相信在多方的通力合作持之下,建筑耗能一定会大幅度降低,绿色建筑也一定会成为主流。